网站导航

电话
短信
地图
News

新闻资讯

分类
红豆股份半年报详解: 服装复苏浪潮下安博体育的“遗忘者”?时间:2023-09-15 13:50:07

  红豆股份半年报详解: 服装复苏浪潮下安博体育的“遗忘者”?国家统计局公布相关数据, 2023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上半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8%,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2%,仅次于金银珠宝类增速17.5%。

  随着半年报的收尾,各家企业纷纷交出来自己的成绩单:太平鸟、七匹狼、报喜鸟净利润增幅也达到了50%以。太平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88.1%;七匹狼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亿元,同比增长74.27%;报喜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53.94%。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红豆股份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其中营收为10.96亿元,同比下降了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92.94万元,同比下降了9.22%,扣非利润3708.07万元,同比下降18.51%。

  对比之下,海澜之家营收增长了17.69%,净利润增长了34.04%,红豆股份的这份财报似乎有些难看。

  对于业绩下降,财报解释称:主要是公司坯布业务营业收入减少3560.01万元,同比下降了85.8%,相应的净利润减少了709.04万元;

  进一步来看,公司主营服装营业收入10.121亿元,同比增长0.59%。印染产品收入方面,上半年实现营收2791.13万元,同比下降了12.1%。其他业务的营收为3023.84万元,上年同期为3605.85万元,同比下降了16%。

  业绩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份成绩单显然并不能够让市场满意。在向善财经看来,红豆股份今年半年报甚至较之去年还要差,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服装行业是苦生意、累生意,是很传统的生意,整体净利润都不高,因此,不少服装企业在跨界转型。杉杉跨入新能源,雅戈尔集合投资、房地产、服装三驾马车,红豆集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多的时候涉及大类产业,比如橡胶轮胎、生物制药,地产等等,后来把不赚钱、不环保的都砍了。

  2020年,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对媒体表示安博体育,红豆只要坚持把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红豆杉大健康、园区开发商业地产这四块产业做实做好,永远做不完。

  跨界初期,红豆的策略就是:高度专业化,适度多元化。2020年红豆股份表示只留了四大类,分属衣、食、住、行,人类的基本需求。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红豆集团爱跨界的心始终是扑腾扑腾的。

  2022年7月15日红豆股份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红日风能拟与超壹动力签订《合作协议书》,并同超壹动力、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签订《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书》,投资设立项目公司,在集宁区白海子片区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红豆股份宣布进入锂电池制造项目计划于2022年8月份开工建设,目前距离项目开工时间也就半个多月,而且,上述投资事项的议案,还需经过8月1日的股东大会表决通过才能实施。因此,该项目的计划开工时间着实令人费解。

  7月15日,红豆股份被上交所火速问询。针对红豆股份锂电项目的建设,上交所向红豆股份发出问询函。针对“公司主营业务为服装制造与销售,本次投资项目属于新业务、新模式,与公司主营业务不具有协同性。公司称,项目公司目前尚无具体资金安排,在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和业务经验等方面存在局限性”等情况,上交所要求补充披露“公司在资金、人才和业务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新业务的原因和主要考虑”等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红豆股份在新能源业务上的合作方超壹动力成立并不久,天眼查APP信息显示超壹动力于2022年成立。新能源行业是科技行业,需要足够的积累,把跨界业务押在一家刚成立的公司身上究竟靠不靠谱,依旧需要关注。

  今年8月份,红豆集团与科大讯飞正式宣布战略合作,合作旨在共同探索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大模型,为纺织服装行业注入创新活力和智慧动能。

  从近三年的半年报来看,连续三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为负,2021年半年报为-1.651亿,2022年为-1.448亿,2023年为-904.4万,连续三年的经营现金流为负。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不乐观,2021、2022年半年报为-2.333亿和-2.119亿,2023年筹资3.339亿,融资情况有改善,但整体来看筹的钱可能仍然不够。

  进一步来看,半年报中,流动负债方面短期借款4.733亿、应付票据及账款4.858亿,加上税费、薪酬等,流动负债总共就有14亿。

  现金方面,公司货币资金有11.77亿,应收票据及账款6.28亿,如果有一半的款项能及时收回来的话,那么手里的现金刚好满足流动负债。

  也就是说,红豆股份手里的资金并不富裕。2023年1月份的筹资,也可能说明公司在寻找新的融资,来用于缓解资金压力。

  在向善财经看来,服装行业与其多元化,不如海澜之家的玩法。踏踏实实做主业,围绕主业做延伸、做多元化扩张。

  这些年,海澜之家开始了多品牌路径发展,逐渐从“男人的衣柜”,发展为“全家人的衣柜”,覆盖男装、女装、童装、家居等细分市场。早在2011年,海澜之家就建立“爱居兔”的女装品牌,正式进军女装领域;2014年,成立高档西服衬衫定制品牌圣凯诺;2017年成立高端女装品牌OVV、生活方式家居品牌海澜优选、针对年轻人和儿童的潮流品牌黑鲸、男生女生。

  2019年,雅戈尔对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公司的行业分类由“房地产业”调整为“纺织服装、服饰业”。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服装主业的发展,除战略性投资和继续履行投资承诺外,将不再开展非主业领域财务性股权投资,并择机处置既有财务性股权投资项目。

  单拿男装赛道而言,本身就有极强的改造提升空间,我们去看男装,尤其是商务这块,你会发现在品质化、年轻化、个性化等方面,面临着极多的改造空间,主业做好、做大做强,比多元化的风险要小的多、成功概率也更高。

  红豆创立于1957年,历史悠久,但是老品牌在中国的服装赛道并不吃香,服装本质来讲,是潮流的集结地,除非是高端奢侈品牌,比较重视历史悠久底蕴,大众化的服装品牌在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认知层面,历史悠久不意味选择的理由,他们更喜欢年轻品牌,背后意味着有朝气。

  红豆股份的整体感知不强,巴宝莉的风衣、波司登的羽绒服、九牧王的西裤、劲霸的夹克,实现了品牌即品类,红豆股份缺乏C端强符合认知,这一点,海澜之家的崛起之路可以借鉴,一句男人的衣柜,一年逛两次海蓝之家,实现了在成年男装市场的心智占领。

  好的一点是,这两年红豆股份和君智咨询合作以来,定位经典舒适男装,重新做市场定位,陆续打造爆款0新感品舒,适衬衫打响第一枪,算是找到了营销的正确路子安博体育,但是整体认知层面仍不够深入人心。

  财报上来看,营销费用确实在增加,2022年上半年为2.83亿,今年上半年为2.88亿,但似乎营销的效果不佳,2022年中报销售费用增加了76.43%,营收仅仅增长了9.01%,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加了1.5%,营收反而下滑了2.63%。

  从财报本身来看,在业务上红豆股份没有太多包袱,实际上,过去的几年中,库存的最高点反而出现在2019年。库存整体状况可控,存货增长幅度也不大,2021-2023半年报存货分别为1.36亿、1.59亿以及1.90亿。对比10亿左右的营收来看,存货不是什么大问题。

  周转情况方面,上半年存货周转率为4.01次,海澜之家则为0.71次,显然红豆股份的周转情况更好。

  这也是一件比较反直觉的事情,电商都繁荣了这么多年了,红豆股份竟然没有分到足够多的渠道增长红利,线上渠道失利,可能是过去业绩表现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的一面来看,这可能也意味着业绩增长还有空间,如果未来好好做线上渠道的经营,那么红豆股份的业绩,应该会比现在好的多。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不包括运动和羽绒 服品牌),国内市场CR5品牌市占率由2013年的8.1%,提升至2022年的15.0%, CR10品牌市占率由2013年的13.3%,提升至2022年的22.7%;即便如此,中国男装的马太效应仍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日本的CR5和CR10占比分别为33.9%和45.3%。这就意味着,男装赛道的跑马圈地仍在激烈的进行中,市场格局未稳,头部品牌间的厮杀更为严重。

  相比女装市场的潮流更迭,消费者喜爱的变幻莫测,男装市场,尤其是商务人群中品牌效应更强,加强品牌投入,线上线下渠道开拓,是接下来的关键。

  比如奶粉赛道,君乐宝、飞鹤都在卷科技,康师傅、伊利等企业屡次与航天机构合作,也是为了突出科技属性。

  具体到产品端安博体育,七匹狼将“智能穿戴快速加热”、“温度控制”、“APP控制”等功能引入产品中,并提升面料、制造等领域的研发;

  海澜之家,研发投入主要倾向于功能性方向,海澜之家近些年来所研发的材料种类逐渐增多,以此满足消费者对于服装无痕、保暖、清爽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性需要;

  红豆股份的当红炸鸡产品也有不少科技含量,比如在面料中开创性得加入瑞士专利HeiQ高分子,实现“热的时候低2℃,冷的时候高2℃”,再比如“中奥两国功能纤维混纺”保障衬衫更为细腻亲肤的同时带来机洗后免烫的效果。

  接下来,如何踏踏实实做好研发,靠产品力重塑品牌,找到主营业务的新动能可能上红豆股份管理层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以这两年夏季最火的防晒服为例,蕉下赚的盆满钵满,实现了品牌即品类,而且单靠防晒产品,就想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由此来看,服装赛道,永远不缺机会,紧跟时代,跟随消费者需求,才是开辟新的增量市场王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