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生活中很多人由于忙碌工作加之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就容易导致身体被一些疾病所困扰着,其中保养身体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会选择通过中医的方法对身体进行调理和改善,这样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并且副作用是及小的,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穴位,下面一起了解下女性经络穴位养生大全。
目录常见的经络养生法经络养生之双手健身法女性经络穴位养生大全经络养生中的四大健肾穴位经络穴位详解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根据艾灸的操作方法不同,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而间接灸又可分为隔物灸和悬灸。从效果来说,直接灸效果最好,较之扎针(针灸)效果更佳。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直接接触皮肤施行灸法,患者非常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在艾灸的操作方法上做了大量改进。首先就是隔上一层东西的艾灸,如隔上生姜片的隔姜灸。但由于这种灸法还是有痛苦,之后就干脆将艾条悬空,离开皮肤一定距离施灸。这就是现在的悬灸。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和往返灸。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拍手激发的声线可贯穿奇经八脉,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拍手时动作要领如下:手肘往上弯曲90度,五指分开,与眉同高,双掌掌心相对距20厘米,拇指离鼻10厘米。调整好位置时开始拍手,注意动作要慢,一下一下来,不可像鼓掌一样。
拍手功不宜在刚吃饱后练,否则会妨碍消化。开车若遇到红灯,是最好的拍手时机,一面等绿灯,一面拍手,善用零碎时间,一举两得,适合工作繁忙的人士。但对于上班的人来说,可能练功没有那么方便,所以上班的人最好利用早餐前或晚餐后半小时练功。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利用清晨早餐前几分钟,拍手刺激手上身体各部反射区,以活化全身各组织器官,可提振精神,使身体发热,对一天的心情是很有助益的。
每天吃过晚饭之后,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后,出去一般散步,一遍拍手,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消化,还能够消除每天的身心污染。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新出生的婴儿就会发现,婴儿的手都是紧握着的,还有我们紧张或者恐惧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攥紧拳头,这其实是一种养生方法,叫做握固法。“握”是握着拳头,“固”是大拇指的指甲掐在无名指的根部,小孩攥拳都是这样攥的。固什么?固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力。
为什么要掐无名指的根部?这是23点到凌晨1点阳气生发的点,这个地方又叫做肝的神窍,肝的神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灵魂的“魂”。小孩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因为受到惊吓或者身体比较弱,“魂”掉了,这时候孩子就会发高烧,沉睡不醒,一定要把“魂”收回来才会好。所以小孩一出生就握拳而来,就是握住了肝的神窍,握住了“魂”,握力大就是小孩肝气足的表现。
先在手心涂一层护肤油脂,然后选一把圆头梳子,不要选择尖利梳齿的梳子,以免把手心皮肤划破。然后按着顺序梳,先从上往下梳,再从右往左横梳,继而再顺时针梳一圈;第二遍相反。每天坚持,就能达到强身祛病的目的。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
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辟谷疗法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效用: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效用:睡前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更可改善过敏体质,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1、丹田穴: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2、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3、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左足心,用左手三指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60至80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
4、腰眼穴: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自我时,先找第4腰椎棘突这个水平线。它的找法是,当我们双手叉腰的时候,从后面能摸到腰间的骨头,此为解剖学中的髂嵴,髂嵴正好与的第4腰椎棘突相平。一般来说,时身体坐正,两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紧按腰眼穴并做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宜。每次可以揉5分钟,长期坚持有很好的强腰健肾作用。
肾对于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肾精充盛、肾气健旺,保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大家可以长期采用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