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她”力量--- 改变思维定势助力职场女性乘风破浪最近,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热,参加节目的女性嘉宾年龄都在30岁以上,引发了人们对“30+女性”职场发展的关注和讨论。
近年来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约为 63.3%,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57%)和亚太国家(62%)的平均水平。这个数据,相信能让不少人感到震撼。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女性,中国女性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最大,达到41%,这个比例是全世界最高。
“她时代”带动“她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职业女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趋增加,职业女性这个群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场女性的地位较过去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和发展瓶颈。
据《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女性整体薪酬低于男性17%。尽管“同工同酬”的观念已经提出多年,并写进了《劳动法》,但从全世界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男性平均薪酬高于女性的现象仍然是普遍存在。女性领导力被普遍认可,但女性领导者依然凤毛麟角。67.98%的受访者认为女性可以胜任公司高层,女性选择这一选项的占比更高。而认为女性不能胜任公司高层的男性占比更高。本次调研显示,在不同级别的管理者中,女性占比都普遍低于男性,尤其是在高管的位置上,男性中有9%处于高管岗位,女性中只有5%在担任高管。
职业女性面临的种种困境,是难以回避的问题,尤其是“30+女性”,往往处在家庭婚育期和职场晋升期的矛盾冲突之中,之所以出现现在的种种困局,一方面是法规政策的相对滞后和落实上的疏漏;另一方面,却是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成见。这类成见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在这些陈旧观念的影响下,女性更多地被要求投注精力在照顾家庭上,影响职场表现;而一些用人单位也会出于人力成本的顾虑,做出带有性别偏见甚至歧视女性的决策。
女性的内在力量和优势才是推动女性自我解放的真正出发点,也是女性自信的重要支点。“她时代”职场女性真正的崛起,需要从问题视角转向力量视角或优势视角,从破除成见,打造职场“她力量”开始。
新时代,职场女性要具备女性独有的“她力量”,塑造女性个人品牌和优势。主要包括女性的外在影响力、内在进化力和人际互动力。
职场女性的外在影响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句话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把自己打扮成看起来像是那样的人”。
现在是一个美妙的时代,它赋予女性更多空间,更多自由,更多可能。女性力量崛起,演绎“她时代”的风采。同样,这也是一个外表的重要性逐渐攀升的时代,快餐式的生活工作节奏,使得人们已经不太可能愿意花时间透过一个人丑陋的外表看到你美好的内在了,职场也是一样,首先要赢得别人的关注和信任,才谈得上认可和赏识。
因此,“她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是:外表精致,内心强大,活出自我。女性的外在形象包括衣着、仪态以及言谈举止。
衣着是一个女人的第一张名片,不管你处于什么年龄和阶层,都不要放弃对自己外在美的追求(形象提升前后对比图如下):
在公司中位置越高的人越认为形象是成功的关键,因而就越注重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并且他们也愿意雇用和提拔那些有出色外表和能向客户展示出良好形象的人。
职场穿搭有一定的套路可循,但是真正想穿出个人特点又不失优雅,就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色彩搭配、穿衣风格和化妆技巧(需要了解具体课程的可以联系我推荐),根据自身特点去选择服侍和穿搭,扬长避短,真正做到魅力的最大化释放。
外在影响力不光与外在形象相关,还与你的礼仪、仪态有关。一个内心有礼有节,有修养的人,才能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备受瞩目,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而好的仪态会产生信任感和感染力,被人尊敬和喜爱,进而提升你的影响力。在公众场合,人际交往中,得体的仪态,可以掩饰紧张、不安,展现自信、大方。《穿Prada的女魔头》里面的姑娘就具备这样强大的技能,不论多么忙碌,她们都可以看起来不显慌张,处理事情井井有条。
其实在速度优先的职场中,我们的走路、行为举止,总是容易变得粗鲁,但是如果动作的速度有张有弛、不失优雅的话,就不会给人留下慌张的印象。
对于仪态的,姐妹们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形体课,或者练练瑜伽、形体芭蕾等,对自己的气质提升很有帮助。
从今天开始,学着打造自己的外在影响力,职业感是一种自我催眠。如果你永远习惯穿着T恤牛仔裤,顶着大素颜、迈着大跨步去上班,你在别人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形象,要改变就很难,你就丢失了女性外在影响力的独有优势。
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成功人士的样子,相信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一个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的男性。
似乎在这个社会,男性成功的概率和合理性更大,而女性成员中,有52%以上的女到自己的工作价值不被认可,没有满足感。
职场成功女性常被说成“女强人”、“古板” “不够温柔”“刻薄”等等,似乎女性可以成功,但是不一定会受欢迎。
社会心理学家法耶·克罗斯比(FayeCrosby)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大多数女性没有意识到自己曾成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即使歧视客观存在、并且目睹多数女性都在遭受歧视,她们也依然否认这一点”。
女性要真正崛起,最重要的不是摆脱歧视,而是摆脱旧有的固化思维,拥抱变化,迎接挑战,挣脱桎梏思想,自由地实现理想。
其实,职场成功人士的特质是非常复杂,个体差异很大的,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路径可以通向成功。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研究中描绘出成功的职业女性的形象是这样: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有决断力,自信,并且在不同场合能够应用自如,据调查,具有这样特质的女性,比同等教育和职位水平的男性更加容易获得晋升。很多人发现,大多数成功的女高管都有一颗“雌雄同体”的心,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身上的特质。
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的社交感知力、情感表达力,并且更加细腻,在如今Z时代大批涌入职场的情况下,辅导式、教练式的沟通和管理氛围更加适应新生代职场人士的特点,女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结合不同场合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模式,收放自如,合理而优雅地使用女性魅力,创造职场成功的机会。
美国前第一夫人“钢木兰”罗莎琳.卡特就是这样一位柔中带刚的女性,美国知名记者形容她是一位柔美优雅的女性,但是柔美外表下的个性缺是硬的像颗钉子,这样的境界让人觉得“无情地让人愉悦”。
“铁木兰”式的职场女性既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又不会遭人讨厌。我们从她身上可以学习到以下几点:
其实,女性不必过于在意社会赋予女性的形象,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看法的人,自己的目标就不太清晰,对失败的态度不够开放,自我调节能力也较差。锁定目标能够让女性把注意力转到既定或者共同目标上,思考自己应成为谁、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学习哪些东西。不必再将自己限定在与性别相关的陈旧观念上左右为难。
女性在职场中经常会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建设性的沟通通常是女性优于男性的长处,研究表明,很多成功的女性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擅长使用鼓励的言语激励他人,促进合作。
女性通常也很擅长倾听,在工作中敏感地捕捉他人的语言、表情和情绪,帮助进行共同目标的设定和促进性的谈话和合作。
对于一位职业女性,要学会利用我们先天的优势,并将这种力量放大,平时广泛涉猎各类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当你的所有知识和经历逐渐形成了网络,你会更容易把万事万物链接在一起,更容易get到别人的点。我们所说的聪敏,机灵,便由此而生。
教练技术中,把聆听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全身心地聆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耳朵听别人的信息,用眼睛去看对方的手势,表情,用心去感受别人信息背后包含的情感。
不管你在哪个层级,不听别人的话,只顾自己说是一个大忌讳,女性尤其如此,因为女性天生爱说话,有科学研究指出女性每天说线倍。然而在职场上的女性要尽量避免无目的的说话,职场沟通首先就是要先闭嘴,全身心仔细地听,慎重地说。
尤其是对于从事HR等与人经常打交道的职业女性而言,更是如此。当你仔细聆听之后,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和需求,你可以模仿对方的风格,根据对方的需求给予信息,达到你的目的。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万茜几乎是人见人爱,她也是一个我非常喜爱的演员,很欣赏她对于生活和事业的态度。
如今的万茜已经入行十多年,已然算得上这个领域的前辈了,但她从没自满过,相反,始终在学习沉淀。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女性只有不断突破自己,努力发挥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并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乘风破浪”。不论结果如何,“慢慢变好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