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体育60年代西方时尚时装潮流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关注了3个月,1年前的问题到现在也只有7个关注者1个回答。关于服装,可能大家都喜欢那种知乎上很流行的“XX适合穿什么,XX穿什么好看,怎么样有品位,怎么挑XX“这种很功利浮躁的问题,我这么说也不是黑,只是有点感慨,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不过是个好问题,很高兴知乎上有这样的时装类的比较学术化的问题,特别60年代这个时间点(这里指代50年代末期开始到60年代末期)对整个人类的服装史都是很重要的,很多关于服装的观念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季节更替,而是从观念上,从根本上,从状态上的变化。
本来打算看完题主说的4部电影在回答的,不过一直没静下心来看完,只有一部白日美人看了。恰好前几日有人问我60年代的服装,也看了一些报道,所以今天就想答一下。(以下所有内容只涉及到女装,也不分国家与地区的差异性,只讲整体主流的时装圈)。
第一个背景是年轻化。60年代,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战后的人口出生率急剧增长。到1965年,全世界5%~10%的人口年龄在12岁以下,尤其在二战中损失较小的美国,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这种情况下,一个巨大的年轻顾客群体出现了,他们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父母。同时,物质条件的高度发达使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小孩可以享受免费义务制度,他们从未经历过二战时期那种物质紧缺的困难,对于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抱着不屑和鄙视的态度。于是,传统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乃至时装上的典雅主张统统都被抛弃,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年轻风暴”促进了以“否定”、“消解”、“颠覆”现存理念。同时,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模式,新的文化现象也在这个时期形成,波普艺术,摇滚音乐等都诞生于此时。年轻人已成为推动社会的重要动力,也成为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他们,反传统思想通过他们的行为、着装反映出来,并对后现代时装艺术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着装,不仅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流行方向,而且结束了60年代之前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流行方式,流行的引导者由过去高级时装设计师和上层贵妇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第二个背景是男女平等进程。60年代,男女平等文化的爆发,妇女最终拋弃了长裙和各种累赘装饰,开始崇尚造型简单的套装和裤装,大量的女装男性化,男女服装出现合一迹象,并在服装界首次提出中性化服装概念。
这个重要发明便是mini skirt,这种裙下摆到膝盖上四英寸的裙子。发明者Mary Quant,曾被某个作者的书选为改变世界的69位女性之一,并列的有德雷莎,波伏娃这样的女性,英国女王二世伊丽莎白曾经授予玛莉官 (Mary Quant) 第四等英国勋章,以表彰她在服装上的卓越贡献。
这裙子刚刚出现的第一年在英国本土,在欧洲都不受待见,很多贵妇名媛认为这是女性对自己的作践,但是在当时自由开放的美国,英国来的迷你裙设计却大受欢迎。1966年当时美国的第一夫人杰奎琳将穿着迷你裙的照片被刊登在《纽约时报》上,这种短小青春的时装被给予肯定地位。 1966年也因此成为“迷你裙年”,成为当时性解放、女权运动的最佳广告。从此风靡全球。
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克里斯托巴尔·巴黎世家 (Cristobal Balenciaga)的大,60年代自立门户。很多人认为安德烈·库雷热 (Andre Courreges)才是迷你裙的发明者,到现在一直众说纷纭。但有肯定的是,Andre Courreges是最先推出超短裙的时装品牌之一,并自此名声大震。而且Andre Courreges是继可可·香奈尔(Coco Chanel) 之后第一位将男装的设计素材大胆地运用于女装的设计师。
历史上著名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就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对宇宙的神往,对科技的重视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社会主题,由太空、宇航为灵感的时装设计风格应运而生。
塑胶、皮质高靴、金属色泽,夸张轮廓,鲜亮色块,以钢盔为灵感设计的钟形帽、奇异的宇航员眼镜 这些就是未来主义的标志元素,Andre Courreges采用白色和明快浅色面料设计的服装,采用几何剪裁,具有宇宙航行服的显著特征,而帽子、怪异的眼镜、手套、光泽感皮质高靴也都与之相配,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秘感和未来感,成为开一代简约风尚的超前先锋。
1965年,他又发布了一个经典的时装系列主题为“月亮女孩”(Moon Girl Look),利用超短的条纹紧身连衣裤、银白色系的主调,辅以PVC材质的Go-Go短靴,流畅而犀利的几何线型的廓形设计,将局部的平面构成和整体的立体构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伊夫·圣·洛朗 时装界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第一位倡导女性穿裤子取代裙子的人,第一个倡导女性穿男装的人,第一个聘用黑人模特的设计师,第一个倡导女性在西装内舍弃。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裤、套头毛衣、无袖汗衫、嬉皮装、长统靴全部都是他的发明。他年少成名,20岁就一人掌管Dior,被称为克里斯汀-迪奥二世,不过可能是天妒英才,或者他的才华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他被Dior当时的老板用计谋送去军营服役而且受到了精神上的创伤。 60年代他康复回来以后就离开Dior自己创建YSL。
1966年,圣·洛朗设计了“烟装”。吸烟装在最初的时候是指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结束后,脱下燕尾服坐在吸烟室里抽烟,换上那种黑色轻便装,也叫“烟装”。他在中性风格中加入一些女性化的设计元素,令原本严谨的款式变得时装化,将男女式时装的精华完美结合。以修长的西服、燕尾服、加长的紧身铅笔裤为特点,整体呈i形轮廓,修长纤细,比如一根纤长的香烟,有一种不羁的帅气,又不失女人的妩媚。吸烟装的经典元素有:领结、马甲、铅笔裤、粗跟高跟鞋、金属质感配饰、英伦绅士礼帽、修长收身皮草西服、皮手套、褶皱的长丝巾、长筒马靴等。
一年后,在布努埃尔导演的影片《白昼美人》里,就是题主在提问里提到的电影之一,女主角德纳芙第一次穿上了圣·洛朗设计的黑色露背礼服,从这次合作开始,她成了圣·洛朗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圣·洛朗几乎每年都推出不同款式的“烟装”,裙装加裤装共50多套,而每一套“烟装”的第一个试穿人一定是德纳芙。
其实在这里我不想说香奈儿的故事的。毕竟在60年代她已经70岁高龄了,而且当时全球盛行着迷你裙的风潮,这和她的理念是相反的。虽然可可·香奈尔 (Coco Chanel) 小姐1954年重返巴黎没几年,设计了香奈尔套装,很快就成了贵妇们的新宠。但Andre Courreges却让巴黎年轻或不年轻的女人全都患上“露大腿癖”。Coco Chanel坚持女人不能露膝盖,因为“那是最丑的部分”。
两种艺术风格是指波普艺术(POP Art),嬉皮士(Hippies),这两种文化兴趣的同时也融入了服装的设计里。我对这个不太懂,只能稍作提到。等我看了足够多的资料再来更新。
写的累死了,今天不写了,下次再补点香奈儿的,还有中性风格那部分可以添加一点60年代中国的中性风格。
温馨提示:图片均为渣像素手机拍摄,可能会引起感官上的不适,请见谅。 部分图片源于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谢谢。
在MINI风潮没有出现之前,从1947开始出现了由好莱坞女星带动的大衣风潮。这个时代的女性几乎人人都向往得到一件质地上好的大衣,大衣成为优雅的关键要素。下图所示大衣,为50年代出现,廓形为当时最流行的X型。
这股风气一直延续到1962年,而到了末期,大衣的廓形与质地都发生了变化,廓形由50年代的X型转变为A型,由于经济的复苏,质地更加奢华,如下图所示
在飞机旅行变得普遍后,其实也是有钱人想要用服装将自己和普通人区分开而出现的。这股1950年开始兴起,1961年逐渐平淡,现在也有。不多做介绍。
其实第一条迷你裙在1920年便出现了,在60年代由伦敦设计师Mary Quant发展到极致,她将迷你裙定义为裙长在膝盖之上20cm的裙子。从廓形上看,A型取代了50年代标志性的X型。
这个时代给女性带来的解放不仅是裙长的改变,更大的是穿着习惯的改变——之前的女性服装两件式居多,一件式的裙装华丽隆重(有些类似于中国的旗袍带来的服装改革)。而此时一件miniskirt就可以搞定日常着装。
很多书或者介绍都把这个时代用迷你裙一扫而过,但其实这个时代的革新远不止针对裙长。 面料技术的不断发展,面料加入闪光人造丝等纤维,印花也日益精美,甚至出现pop art印花。
另一方便则是手袋的兴起,手袋在这个时期变成了时尚的一部分。手袋的材质花样繁多,如皮革、塑料、PVC等。装饰也是各有不同,如拉链,锁,手柄等等。这一时代的包多为线条简洁流畅的,它们被用做搭配裙子、大衣等。
与此同时,由miniskirt开始,带动兴起的mini革新,如迷你短上衣以及衣长在膝盖之上的大衣/风衣。
这种风格的主要风格主要特征是:将闪光的或带有金属质感的面料与透明的彩色的塑料或PVC等材质混合运用在服装中。这一时期服装主要强调的是:简约的线条、A型迷你裙,无性别的风格和明亮的色彩。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晚装设计师,如Givenchy,YSL,Emilio Pucci,Valentino等等。一些柔和的,随意的廓形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裙长可长可短,A型依旧是主要服装廓形,同时帝王线设计开始被广泛应用。这种风格的面料多为柔软的精致的面料,有时会缀以羽毛或珠宝等作为装饰。
1967年,Beatles反对时装界带给社会的式观念,于是发起文艺复兴的,实行古着主义。他们倡导Love & Peace的理念,带头到印度寻求心灵治疗。除了令印度、尼泊尔等地成为旅游点外,波希米亚民族风打扮亦成为年青人的时尚。
Hippies的波希米亚民族风打扮是从60年代末开始盛行。长发(许多人觉得长发是一种冒犯,代表不整洁或女性)、大胡子、色彩鲜艳衣着或异常衣饰是这种风格的显著特征。
这个时期的男人们开始不甘寂寞,内心骚动了起来。除了极尽浮夸的衣饰之外,在一些音乐人(如Elton John和David Bowie)的带领下这个时代的男性也开始穿高跟鞋。
60年代在人们的记忆中,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无论是时尚、音乐和还是社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旧习俗被一一打破。选举权的年限降到了18岁,超短裙变成了标准穿着,年轻人的收音机里总是回旋着流行乐。同时,随着人们手头闲钱的宽裕,娱乐生活也开始走进更多平民百姓的生活。人们开始享受自由,追求变革并娱乐至上。当时的潮流是即使放到现在很多也仍是经典。
康石石就与大家宽泛地聊聊,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的60年代的文化背景,和相应的服装风格、艺术家等:
从艺术文化聊起,多元化的音乐人、艺术家和摄影师们无疑是20世纪60年代时尚潮流发生风向的重要动因之一。当时的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便是其中一位,她精通摄影、画画和印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果断摒弃古典艺术,大胆尝试印刷和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励志从事颠覆传统概念的创作。
他知名的“高街”纸质裙上印有“大量复制”的浓汤罐头,让日用品化身为艺术品。另一方面,欧普艺术也开始在欧洲萌芽,形成一股新时尚热。欧普艺术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觉产生新的视觉动感,常让人产生眩晕和幻觉感,但神奇的是,所产生的视觉错感只要运用适当,就可以成功达到修身和雕塑凹凸有致身材的效果,服装既时髦又大胆,可凸显穿着者的个性和品位。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社会群体也自然是有着不同的时尚哲学,用外在的服装阐述着他们内心的,形成多姿多彩的时尚潮流。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艺术多元化发展,60年代社会也出现了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
60年代嬉皮士运动形成规模,嬉皮士文化蔚成风气,他们以一种颓废的穿着风格表现内心的放荡不羁。排斥战后的消费主义,热衷于东方文化,并追崇大自然。喇叭形的牛仔裤,低腰裙和T恤都是嬉皮士的日常装扮。自已在家里拼凑修补做成的东西,如扎染都是青年人效仿的对象。印花图案的围巾和头巾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注重颜色和生命力的细节,更是让每件单品都成为了附有生命力的文化象征物。
Mods是一种60年代兴起的生活方式,他们有着自己的时装风尚、音乐、夜店、杂志和仪式,新创了雌雄同体的女性形象,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美的定义。短发、平底鞋、平胸和简单的妆容重新定义了女性形象,成为所有想摆脱一成不变的家庭主妇生活的女人们的偶像。超级模特让施林普顿(Jean Shrimpton)和崔姬(Twiggy)的诞生如同一场,没有曲线年代。男装方面,‘Teddy Boy’Look仍然大热,纽扣衬衫,羊毛开衫,细领带和尖头皮鞋为“Teddy Boy”的典型形象。
随着人们开始逐渐开始崇尚自由和解放主义,人们也更加大胆地运用服装来展示自我个性,也就筑成了60年代多彩多姿的服装形态。60年代初期,我们仍可以看到50年代优雅的触地长裙。而后期,短而直筒的中性化群款才是潮流。瘦窄的衣着受到一定男性群体的喜爱,与嬉皮士钟爱的宽大打扮形成鲜明对比。崇尚自由和和平的嬉皮士,让他们对紧贴的牛仔裤say no,开领嬉皮式的低腰裤旋风,影响延伸至70年代。
接下来要提到的这两位设计师和对当时的服装潮流的影响,已经有其他的答主说得很细了,康石石就简单写写:
玛丽·奎恩(Mary Quant)之所以成为60年代红极一时的时尚代表,原因在于她区别于以往的设计大师,不是一个自始至终的时装家,但她却是60年代伦敦时装狂飙运动的领袖,被誉为“迷你裙之母”。她并不是“迷你裙”的发明者,但是她将这一概念商业化,让其席卷全世界。
Mary起初是在一家高级女帽时装店打工, 高级时装的经历让她意到“时尚应是大众化的必需品,而不是富人的专属品”。之后,1955年她在伦敦开了一家名为Bazaar的服饰店,生意一路红火,更是在1961年增开分店。1964年安德烈-库雷热在巴黎时装发布会上推出膝上六到七英寸的迷你裙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她让迷你裙变成更高、更体面的服装,而不是街头的流行服饰,改革后的迷你裙被封为“切尔西女孩造型”。
当时的伊夫·圣罗兰一直与迪奥维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在为迪奥效力。圣罗兰在迪奥先生过世之后也离开了迪奥,并于1962年自立门户。值得一提的是,圣罗兰把抽象派艺术和现代流行文化融合到了时装里,展出新造型主义的蒙德里安风貌 (Mondrian Look)。 Le Smoking是YSL的鼎盛之作,是时代的象征,也是女权主义的完美演绎。
圣罗兰还有不少开创性设计,例如红色夹克(1962年),薄纱衬衫(1966 年)和西装裤(1968年),特别是工装夹克,在超模Veruschka的推崇下,成为炙手可热的潮流。圣罗兰创造了现代女性的服装,从而改变了整个时装格局,是成衣时装的缔造者。
服装潮流是收到文化变革和社会环境影响的,60年代的服装可能得益于当时活跃的文化艺术环境和激烈的思想碰撞,这种影响显得尤为明显,发生了很多服装史上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变革。
说的“否定”、“消解”、“颠覆”稍微超前了一些,这三个词“后现代主义”的味道太浓了。“反叛”,“年轻化”这样的形容更加贴切一点。具体到fashion上面,厚刘海,大蓬头,浓眼妆,色彩的运用,mini skirt的发明,A字裙流行,波普元素(拼色,大条纹),粗毛衣和stocking。另外60年代还流行过一种非常hip的style叫mod style,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搜索看图。
提到的YSL,是这个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designer,吸烟装不说,他的fisherman套装和mondrian dress在那个年代也一度大红大紫。
想要了解60年代西方的时装潮流,可以从当时的时装广告来看看。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1960s年代从初期到后期的女性时装广告以及经典时装。
深受60年代的时尚偶像Jackie Kennedy、Brigitte Bardot、Mary Quant影响,长度及膝的连衣裙、迷你裙、娃娃领连衣裙都成为当时的时尚趋势。时至今日另我们再次着迷的玛丽珍鞋也在那个年代造就了无数经典美好的造型。
1960s的时尚海报也同样表达出了当时主流的时尚趋势,同样还有那些炙手可热的演员、模特的时尚瞬间。
60年代的时尚偶像们有着她们不同的自我风格, 让·辛普森(Jean Shrimption)的假小子风潮,凯西·麦歌文(Cathy Mcgowan)的厚重睫毛装和蓬松的高髻头,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的pill-box帽、长手套和套装,都引发了一阵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