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灸这些穴位补气血、调百病!中医认为:色不衰身体健,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以气带血,以血养气,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而无疾。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寒邪进入身体后消耗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得不到滋润。
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则代表气血不足。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等,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无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说明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让女人气血好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食疗、运动、艾灸......今天专门介绍艾灸疗法,助女人留住美丽的容颜,淡去岁月留下的痕迹,永葆青春健康的12大穴位。
艾草为纯阳之物,可以迅速补充内的阳气,使之气血充足,从内至外地散发活力与魅力。经常利用艾草施灸下面这12大穴位,对于女性的整个代谢系统与生殖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经常系统的艾灸这12大穴位,可以迅速补充女性体内的气和血,从而达到气血通达,身体舒畅,各个功能器官运转正常的功效。
印堂是一个人精气神聚集的地方,加ddaijiu,学习更多艾灸知识,灸后可以快速地疏通气血,让面部恢复光泽;有延缓衰老、驻颜回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女性随时都会遇到生活上的心烦事,灸灸这里可以有豁然开朗,宁心安神的作用。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4寸,艾灸中脘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
神阙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艾灸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中极穴位于脐下四寸处,是膀胱气聚集的地方,位于女性精的根源——子宫上方。经常艾灸中极穴,能让子宫变得健康,疾病就会远离,由内而外散发美。
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的一个穴位;与六条阳经相交汇, 艾灸大椎穴可升一身之阳气。
八髎穴位于尾椎两侧,髎,孔隙也;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想要学习更多艾灸知识,就加ddaijiu,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是生命的根本。艾灸足三里,可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三阴交滋阴大穴,为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在小腿内侧;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有奇效。
的“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
隐白穴具有:调血统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的功用,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隐白穴最善止血,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的要穴,也叫女人穴。
我们的祖辈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每一个穴位,每一条经络都有明确的注解,也用大量的案例来证明穴位经络的作用,给我们留下了无价之宝。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微烫嘴的温开水;加几2-3个红枣更好。一些气虚的女性艾灸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艾灸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加ddaijiu,学习更多艾灸知识,那是错误的!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 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如果艾灸后月经量增大,也不用慌,上面有止血的特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