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体育透明服装秀范例6篇回首那天的时装秀,VISCAP艺术总监、中国十佳设计师袁冰先生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于自己第二次获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的称号,袁冰先生很平静,他说:“其实在颁奖之前并没有特别地渴望,只是将获奖与否当做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在获奖之后心态上自然也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变化。能够再次获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的设计理念得到了业界的肯定,但作为一名商业设计师,我更期待的是消费者和时尚人群的认同。时装设计最终是要经过市场检验的,市场的接纳才说明设计师的作品在商业和艺术中找到了平衡,才说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成熟的,而不是为了个性而个性。”
这次VISCAP的秀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上可称得上明艳。而对于这次为什么把主题定义为“透视·色彩”,袁冰先生也向我娓娓道来,“本次秀展示的VISCAP2013春夏时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地运用透视手法增加时装的神秘感和设计感,更在配色上大量使用给人带来视觉愉悦的跳跃色彩和花朵图案。‘透视·色彩’是对产品特点的最佳概括,简单明了;同时又暗示着不同风格的碰撞与交融,代表了VISCAP包容百变的设计理念。这个灵感来源于我的灵光一现。某一个才思枯竭的瞬间,我忽然在想,设计师的灵感闪现,难道不就是彷徨于神秘飘渺的艺术世界时,照进的那一缕色彩斑斓的光吗?于是我把这一次时装秀命名为‘透视·色彩’,希望在现实和虚幻的重重困惑中找到时装设计的真谛。”
VISCAP的秀是成功的,其最大的因素就在于主题清晰。因为从整场秀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颜色、款式、货型选择,还是到秀场设计、走秀音乐,乃至于墨镜、礼帽、面纱等配饰,都力求协调,连接性强,系列感强。没有感官上的大起大落,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因为能够符合人们审美规律的时装秀,自然也就比较受欢迎。
如今的时装设计已经不是单纯的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要与其他行业融为一体。“我的设计中就经常会融入汽车、家装、摄影、绘画等行业的元素。”袁冰先生说道。“因为VISCAP时装一直以来都是倡导立体裁剪,这就来源于汽车和家装行业中立体造型的设计理念。就好比这次‘透视·色彩’系列服装的设计中,我就借鉴了摄影和绘画中的透视手法,用欧根纱等面料营造神秘的透视效果。近年来婚纱设计中的立体蕾丝大受欢迎,我也将它运用到女装上,打造浪漫优雅的少淑时装。”
今年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第十五个年头,从2007年开始VISCAP就开始参加,因此袁冰先生对于时装周这么多年的变化和成长也是有感而发,他说:“我觉得中国国际时装周现在是越办越好,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完全有望成为国际第五大时装周。这也说明中国的时装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接受。今年是中国国际时装周十五周年纪念,十五年来这一时尚盛典已经从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这固然和中国的经济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更离不开时装界的成功运作和时尚人群的密切关注。如今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不止是一场单纯的新品汇总,更成为国际时尚趋势的权威会。”
每一年的世界四大时装周,不仅是时尚界的一次盛宴,更是各种时尚人士都会关注的焦点。袁冰先生也如是,而且对于各大时装周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他个人看来,巴黎国际时装周是“不疯魔不巴黎”,设计感强,充满了自由创意的格调;米兰国际时装周比较低调,总可以在创意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伦敦国际时装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前卫,但同时又总是无法回避自己的复古情结;纽约国际时装周的商业性最强的,往往预示着下一季的时尚潮流。
“我个人最喜欢米兰国际时装周,它不像纽约如此功用,也不似巴黎那么激进,而是极富设计感,又融入很多商业设计理念,厚重而富有活力。”袁冰先生说道。
从事多年的服装设计行业,也与时尚领域打过多年交道,这些经历都让袁冰先生对时尚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觉得时尚不应该只是流于表面,盲目追随每一季的潮流趋势,或者追求某一个must have单品,这些并不是真正的时尚。其实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态度,真正的时尚应该是具有深度和内涵。同时时尚又是见仁见智的,没有约定俗成,只要你自信、上进,敢于表现自己,乐于穿出自己的品味,你就具备了真正的时尚精神。
从旅行中获得灵感是袁冰先生一直遵循的。在他看来设计师其实就是文化和美感的搬运工,自己先从不同的景致和人类艺术经典中得到感动,然后把这种感动传递给其他人,引起大家在审美上的共鸣。“不久前我游历了西西里的首府,电影《教父》中故事的发生地巴拉莫,满城的巴洛克建筑,那里给了我一种重返16世纪巴洛克时代的幻象。虽然没有了原先的繁华,但仍可见这座艺术古城当年的荣耀。意大利人注重时尚品味的生活质感和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巴拉莫海边度假的轻松的文化氛围,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回国后我便创作了‘一封来自西西里的信笺’的2013春夏时装系列。”
对中国的女明星们而言,红毯已然是她们搏出位的一个战场。如今,时装周也从舞台被活生生地“装”扮成擂台。短短几日时装周,她们每天以不同的造型出现在各个品牌的秀场,引来国内外媒体的竞相追逐。
身着CHANEL粉色薄纱连衣裙加白色外套,配合淡裸妆和自然随性的发型,周迅将“清新灵动”一词演绎得淋漓尽致。肩披外套的穿着方法,不仅不会使身材显得单薄,更可以弥补娇小的身材带来的气场不足。如此装扮,让她身上既有十八岁少女的清新,又有三十岁女性的优雅。
同样是浅色系,姚晨的造型却别有一番味道。CHANEL亮片外套的T台造型是及膝裙,姚晨匠心独运地改为短裤。这样不但突出了自己的身材优势,更是与外套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白色连衣裙外搭以红色外套,一只腕表一个包,这就是高圆圆出征米兰时装周的全部行头。没有精致的发型,没有复杂的妆容,明亮的色彩却让人无法移开视线。白色、红色和黑色,流畅的剪裁,将东方女性的优雅与执著透过衣服表现出来。她已过了少女的年纪,却清纯依旧。
波浪纹衬衫搭配白色系休闲短裤与外套,鲜明的色彩对比让人眼前一亮,外套上的镂空设计更体现了设计师和穿着者的巧思。再搭配一顶圆顶帽,削弱了西装外套与短裤带给人们的刻板印象,增添了东方女性俏皮甜美的感觉,又潮味十足。林鹏作为“龙女郎”,不仅在电影圈崭露头角,在今年的巴黎时装周上也是大获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
张雨绮以一袭Dior2012春夏“最主打设计短裙”亮相本届巴黎时装周,不但与Dior的首席执行官同排看秀,更被Dior设计师赞誉“完全穿出了Dior的气质,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东方面孔之一”。黑白印花连衣短裙无疑典雅清新,但皮草的搭配显得不合时宜,不仅将连衣裙上身的设计完全掩盖,而且显得穿着者过于成熟。
身着一袭斑马纹抹胸连体裤外搭斑马纹大披肩,搭配富有年代感的发型,范冰冰将复古风潮进行到底。但相对宽大的连体裤丝毫无法凸显范冰冰的身材优势,好在花纹新颖、样式独特,才使得这款造型不至于一无是处。范冰冰作为中团的压轴,众人对她的期待可想而知,但范冰冰的这次亮相实在是称不上让人惊艳。
黑白的颜色搭配经典且永不落伍;两件衣服套穿的搭配也颇有新意。但皮包、腰带、手套、手表等等配饰,种类过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起到装饰的效果,反而显得繁琐累赘。霍思燕无疑是近年来最多出现在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女演员之一,相比之前在柏林电影节上的惊艳亮相,这次在巴黎时装周上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Aagelababy一身黑色薄纱蕾丝长裙搭配米色毛绒外套,清纯中透出些许小,十分符合其个人气质。水滴形的耳坠、金色的腰带和鞋子上的玫瑰完美地完成了点缀的任务,给黑色带来的庄重中增添了活泼。若是在其他的活动现场,如此穿着足以令人赞叹,但在众星云集的巴黎时装周,这一造型注定无法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B.时尚杂志邀请:与媒体合作获得看秀机会,无出场费,明星差旅费由合作方负责。二、三线的小花旦大多通过这种方式获取门票。
业内人士透露,时装周期间一个时装品牌会的邀请函中,40%发给来自全球的时尚媒体;30%发给知名的时尚买手;10%给品牌邀请的嘉宾;10%给客户;剩余10%留作备用。因此能坐在第一排的都是地位尊贵的贵宾。但最糟糕的也不是最后一排,因为还有站位以及没有收到邀请函的人呢。
迪考艺术(Art Deco)是盛行于欧美1920-1930年代的一种设计风格,也称之为装饰艺术风格、摩登风格等。作为一种装饰和建筑艺术,包括了各个领域,如服装、建筑、家具、珠宝、绘画等。迪考艺术反对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有机形态、排斥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简洁明快强调机能性和现代感,显示出对工业化适应、对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态度。
服装造型源自立体几何派切割对称,呈现直线,对称的特点,多为较宽的H形或较窄的笔形,平直简洁的外部廓型,向天真无邪青春纯线年代的廓型是平胸、平臀、宽肩、低腰。30年代的廓型比以往更柔和的、更女性化,这一廓型强调曲线,腰线回到了自然位置。同一时期的男装最初较为挺括且腰线较高,套装开始走向宽松和柔和,之后又注重肩部加衬。
迪考风格服装色彩充满着稚嫩的青春之感,带给人愉快的体验。一类是浓烈的纯度对比色彩,夸张大胆、明亮且对比强烈,亮丽的红色、惊人的粉色、电极管的蓝色、警报器的、探戈的橘色。另一类是带有机械质感的金属色系,如金银色以及古铜色等,体现一种机械美感及未来现代感。
这一时期的面料多用针织、棉布和仿丝绸;而另一方面,还有些色彩明亮的闪光面料,并带有很多女性化的细节,如珍珠、亮片、流苏等装饰。以直线对称的几何图案,以较机械式的、纯粹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图案;另外,对于异域情调的图案也多有借鉴,如来源于古埃及法老墓中面具的几何排列图形。
Versace 2014 S/S(图一)的秀场中,将经典的裹身线条与流畅的立体裁剪结合起来,把这场致敬之作打造得别具风情。的透明色乔其纱面料打底、小块皮革拼接而成的迪考风格几何对称图形。裙身中闪光面料随着结构的扭动而闪现动感效果,肌肤在透视皮革的映衬下闪烁着一份极度的和吸引。
Roberto Cavalli 2014 S/S(图二)的秀场向20年代的Art Deco女神致以崇高的敬意,模特身着精致华美的黑色礼裙款款而来,高贵豪华的面料,借助斜裁方式,在生硬的几何线条与柔和的身体曲线间巧妙用折线进行装饰,线条硬朗体现出一份简约的现代之美,左右对称的分割因为身体中心和视觉中心的平衡做了辅助。轻柔蓬松的仿皮草披肩打破了对称的局面,形成视觉和感觉的强烈对比。透出强烈的经典好莱坞女星柔美妖娆的气质。
KTZ 2014 A/W(图三)的秀场向我们展示了设计师最擅长的游牧民族风格,采用了摩洛哥Handira婚礼地毯的刺绣图案。其中带有几何形激光切割的放射图案皮革面料的透明硬纱T恤完美阐释了迪考风格服饰的特征。简单的造型结构,不同质感的面料对比,在锋利的剪裁手法下显得强势且充满未来感,配以紧腿裤装风格卓然。
Christopher Kane 2014 A/W(图四)粉色的硬纱结合黑色的滚边营造的建筑线条感在舞台上轻快跳跃,洋溢着一份青春的气息。设计师运用单纯、明朗的几何剪裁、五十片面料重叠使用令单色的裙子富于变化,清爽的H线条和摆动的层次建筑结构线条,走起路来更富动感和韵律。
透明薄纱给少女装增添质感和立体感,利用半透面料和巧妙的色彩饱和度营造前后的空间层次感。透明薄纱也赋予了图像印花幽灵般的飘渺感。以上和袖子的叠透是款式的关键,不同色彩倾向的透明材料组合同样也能打造出独特的层次感。
本季,透气设计细节出现在各种造型款式的服装中,有望引领新一轮的潮流。透气设计利用雷射切割、网状针织或镂空刺绣等工艺手法创造出的镂空效果,让肌肤和内衣尽现于方寸间,时隐时现,给人无限的遐想。无论是波尔卡点图案,花草图型,还是中国古代的铜钱图案,它都可以轻松应对,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本季浪漫的气氛围绕着整个春夏,设计师把可以与空气相提并论的面料拿来制作衣服,超轻的质感可以让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Valentino秀场上蕾丝与薄纱虚实之间的完美结合,让灵动的服装又多了份稳重。设计师把空气的轻盈、飘逸和灵动镌刻在服装中,给我们憧憬着那些惬意、自在
腰部成为本季的视觉看点,腰部装饰出现在每一类别的服装中。从腰部的微喇叭梭织上衣与荷叶边造型的层叠连衣裙,到腰部翻叠装饰的长裤,各大品牌纷纷演绎成为吸引潮流眼球的关键细节,一些包边的细节使这一造型更加精致。
款式:腰部微喇的梭织上衣、荷叶边装饰的收身外套、低V领上装、翻叠效果的收身裙、斜裁的微喇裙摆等。
比起上季的抢眼撞色,这一季的撞色设计更加低调柔和,大多是同色系的撞色,或是低饱和度之间条染的渐变等。这种色块给我们清爽和宁静的感觉,很适合夏季装扮。LouisVuitton、chloe、Prada等一些大品牌都纷纷推出这种舒服和谐的色调,在简约的基础上突出新的亮点。
自古裙子的长短就反应了一个时期的经济兴衰荣枯,裙子愈短,经济愈好。如今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一连串的问题,全球的股票市场也连创新低。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设计师把裙子的下摆延长到膝盖以下,Burberry Prorsum、Danielle Scutt、JaegerLondon Jonathan Saundars以及Pau Smlth秀场上MIdI裙粉墨登场,裙子略微长过膝盖,大约5厘米左右,裙摆错落有致。
和服夸大的袖口和纤细的腰身是衬托出女性优雅气质的款式,宽大的和服袖子打造落肩轮廓,手肘到四分之三长度的袖子摇曳生姿。Chris Bens、Acne和Jason Wu等几位设计师把这种东方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Fendi也在和服的基础上做了改良袖子的设计。
流线型褶皱被大量运用,本季褶皱配合着色块和不同材质诠释出全新效果的裙子。在褶皱的基础上染色的褶痕模仿滚边效果,出乎意料的成为
本季伦敦秀场风格与以往有所不同,无所顾忌的“天马行空”式的设计有所收敛,褪去哗众取宠的“戏剧化”噱头,融入理性化的商业考虑,以更加平实的态度考量创意,平衡创意与市场之间的需求定位,最大限度地缩短秀场与市场的差距。正如英国时尚协会主席Harold Tillman所言:“时装周是代表整个英国时尚产业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先锋设计的舞台。产业内各方合作与国内时尚工业的重振旗鼓才是伦敦时装周的新意义。”
2013春夏的伦敦秀场充满风云变幻,在纽约秀场一浪高过一浪的复古风潮之后,伦敦时尚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着它对经典时尚的复古情怀。浪漫的年轻主题受到普遍关注。受60年代波普风格影响的条纹感时装,揉入了新的时尚要素,错综的现代感手段让刻板的经典获得新生,年轻化风貌的确立无疑是对60年代纯真过往的最好礼赞。Holly Fulton、Paul Smith、Jasper Conran等伦敦潮牌为这一风尚高调助力。
此外,绚烂的印花再次成为春夏时尚的热点,花团锦簇与高饱和亮色的运用把女性的温柔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新的印染技术、印染手段的尝试,数码科技的影响让印花时尚大放异彩,立体照片效果的印花、浸润染色印花以及绚烂的民族感印花成为本季的热门趋势,具有潜在的商业影响力。或许出于对东方时尚的关注,水墨主题的设计以让人惊艳的高频率现身伦敦秀场,以面料为画布,无论是墨色清扬还是浓墨重彩,结合现代感的细节表达,此种意趣悠然的意境让西方时尚徒增艺术气息。造型简约的连身裙装式样成为这一主题最好的载体。
Matthew Williamson、Jean Pierre Braganza、Antoni& Alison等大牌纷纷过招亮势,比拼创意。在色彩方面,纯净的白色系、果冻粉系、冷调蓝系、柔肌裸系将成为2013年春夏的热门色彩,荧光色系及珍珠般光泽的服装在T台上异常抢眼。本季重新回归伦敦秀场的奢侈品牌Burberry在“惊艳,快乐,”的新英式风格的基础上大量加进荧光的奇幻效果,令人炫目的金属箔片涂层皮革材料、荧光感的透明PVC材料以及华贵闪亮的双面公爵夫人缎,尽显摩登与高贵。拥有音乐家和设计师双重身份的Pam Hogg更是用炫目的金、银色反光面料拼缀打造出一件件充满未来感的前卫服饰,引人瞩目。此外,透明纱、网眼织物、蕾丝、激光镭射镂空皮革、面料拼接以及亮片刺绣的运用也成为2013春夏值得关注的潮流,商业化趋势明显。
虽说伦敦和巴黎、米兰、纽约齐名,同为时尚之都,但伦敦近年来“高街”平民化品牌的活跃和兴旺却堪称这些城市之最。摆脱传统奢侈品牌在价格上的壁垒,为数众多的英国大众品牌以超凡的设计感、优良的品质、适中的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让更多的人接触时尚、接受时尚和参与时尚,似乎才是伦敦无处不在的时尚真谛。伦敦时尚正不遗余力地打破着传统观念下时尚阶层的界限,带领普罗大众进入廉价的也是考究的大众化时尚时代。
2013春夏纽约时装周的复古浪潮接踵来袭,上世纪60年代经典条纹风尚在本季伦敦秀场被再度高调演绎,让一向以“天马行空”著称的伦敦时尚镀上一层厚厚的外衣,各大品牌竞相借条纹发力,用自己独到的设计视点和自由多变的创作技巧将这一经典时尚重新演绎,华丽变身之后的条纹,成为2013春夏时尚潮流中最具冲击力的热门趋势之一。
①二十世纪40年代拍摄的电影《乱世佳人》颇受赞誉,女主角费雯丽穿的一件黑白条纹织锦缎上衣,造型复古优雅,织锦缎上规则有序的黑白条纹极具冲击力,诠释女主角独立不羁的个性特征,增强戏剧效果。
②Pierre Cardin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设计的带有波普风格的条纹紧身衣,搭配火爆超短裙式样,整体造型简洁明快、青春跃动,体现出二战后六十年代所特有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即时性的”特点,条纹图案成为60年代时尚的标志性logo,永存时尚史册。
从60年代波普风格中得到灵感的视觉图案,对线条的强调再次受宠。这种图案逐渐摆脱冷峻摩登的感觉,试图要将单调的条纹表情变得更加多元与丰富。本季潮流中一个最引人关注的设计点是条纹与花卉图案两种要素的融合运用,这种融合一方面表现为整件衣服上条纹与花卉的融合印染,另一方面表现为花卉上衣和条纹下装之间独立的搭配意识。条纹与花卉图案的交错运用打破了单一条纹所带来的乏味与单调感,掺入柔和花卉的曲线,制造出感官生动的复古效果。Holly Fulton、Paul Smith、Jasper Conran等品牌在这方面皆有不俗的表现。此外,对于条纹的特别处理手法也成为本季的设计重点,条纹突破传统印染模式,用灵活的拼贴方法加以现代诠释。Jasper用黑白皮革拼接出错落有致的宽条纹图案,简约大气,Temperley更是在白色透明纱上用宽窄不一的橙色缎带组合出有趣的条纹效果,再搭配花卉感T恤,韵味十足。一向以“夸张怪异”著称的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本季收身犀利的棱角,用宽松式样的衬衫裙配以疏松的竖条纹于自然简约中向经典致敬。
2013春夏的伦敦秀场迎来花开遍地的繁茂景象,风格迥异的印花时尚纷纷闪亮登场。最为显著的表现是印花大户Mary Katrantzou 以邮票和古币为创作灵感,在白底之上冷色系的素雅印花系列作品接踵而至,趣味的邮票图案以及颇具巧思的印花布局,惊爆四座,Mary Katrantzou将本季涌动的印花狂潮推向极致。此外,各大品牌也将印花主题引入自己的春夏系列中,为整场注入清新、雀跃的早春气息。
公元前五世纪希罗杜托斯(Harodotus)就报道过使用靛蓝染料的漆印技术,我国西汉时就有多套色敷彩锦袍的涂料印花技术。十七世纪印度人将艳丽的纯棉手工印花纺织品输入欧洲市场,激发了时值资本主义工业中国印花先驱者的创造性。由英格兰人率先制造出印花机器,到1840年时英国90%的印花布为机器生产。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工业印花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丝网印花、转移印花技术日新月异,随着IT技术的渗透与影响,绿色环保的数码印花已逐渐成为高档纺织品的重要装饰手段,堪称现代印花技术之翘楚,具有可观的未来发展前景。
2013春夏伦敦时装秀场围绕浪漫印花的主题,可以归纳出以上几种表现风格。其中以渐变色工艺印花最具艺术创造力。Clements Ribeiro在花色缤纷的丝质连衣裙底摆处制造出浸色效果的渐变色工艺印花,将具象花卉与抽象色彩融合,突破传统模式,带来新奇的视觉感受。Matthew Williamson则将秀丽的风景印花与渐变色印花相结合,注重色彩与景致的自然衔接效果,服装极富艺术品味。渐变色工艺印花将成为2013春夏最具商业潜质的时尚要素。数码印花是近年最热门的印花技术,数码印花带来奇幻逼线D视觉体验,犹如照片呈现在衣服上,具有三维立体的成像效果,Preen将绚烂的数码印花布与素雅的雪纺纱加以斜拼组合,削弱了大面积数码印花带来的视觉喧嚣感,设计别致而有趣。民族风印花再度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热点,色彩浓郁的强烈装饰感的印花图案以满地式布局呈现出夺目的绚丽感。几何图案印花以菱形网纹、矩阵式圆点图案为主,结合简约的服装造型,整体风格清新素雅。单一花卉印花营造出简单稚拙的艺术效果,配色纯粹干净,手法值得推荐。
渐变的抽象水墨画在2013春夏成为大热元素,充满浓烈中国风韵味的水墨画主题服饰绽放伦敦秀场。英国资深设计师Matthew Williamson、Todd Lynn、Maria Grachvogel、Antoni & Alison在突出自身品牌鲜明个性的同时,巧妙地将水墨清雅韵致的特色运用到春夏系列中,别具光彩。此外加拿大籍设计师Jean Pierre Braganza以及韩裔设计师Hana Cha也在本季的中将水墨这一大热的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惹人瞩目。
水墨画与服装何时结缘,其具体细节虽不可详述,但两种艺术的交织与融合,却为时装的艺术化发展,带来无限新意。通过对水墨意蕴的拆解与重拾,融东方艺术精粹与文化气韵于设计理念之中,纵然没有多姿的色彩,但黑与白塑造出的笔墨风韵和气势,别具情致。水墨画赋予了服装新的灵魂,彰显出蓬勃的时尚生命力。水墨画主题的时装设计最为中国本土设计师所钟爱,祁刚、房莹、刘薇等设计师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有所触及。而近年随着国际时尚舞台对东方风格的逐步关注,越来越多的外籍设计师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对水墨主题给予时尚诠释,中国元素可谓大放异彩。
衣料犹如设计师手下的画布,无论是泼墨的手法还是颜色的杂糅都令时装生出艺术气息极浓的效果。Todd Lynn新系列延续一贯简约的风格,本季他尝试新旧技术的合并,用显影相纸吸收染料再放大之后印在真丝上,富有张力的墨色线条与有彩色块交相辉映,运用层次分明的水墨印染技巧制造出颇具立体感的奇幻艺术效果,设计引人瞩目。Matthew Williamson将颜色的晕染铺满整个系列,宝石蓝、珊瑚红成了他色盘中的主调,水墨浓淡的浸色工艺结合精湛的结构分割技巧,服装让人产生水润欲滴的美妙联想,洋溢摩登女人味。Jean Pierre Braganza在细软的白色丝绸上制造出浓重的枯笔书写效果,犹如墨迹未干的即兴创作,充满实验主义的味道,独特而前卫。异性组合Antoni & Alison更是以干湿不同的墨迹笔触融合或具象或抽象的传统图案,玩味出后现代主义风格错综复杂的丰富观感。耐人寻味的图案配合行云流水般简洁流畅的廓型结构,大气磅礴。渐变色浸染工艺也被广泛使用,Corrie Nielson在透明的真丝上用单一色或多色制造出色彩浓淡渐变的朦胧效果,服装在整体廓型上追求夸张的戏剧化造型效果,配合大胆的妆面,极具表现力。渐变染色一直在近几季的流行中获得长盛不衰的地位。韩国设计师Hana Cha在对墨色的尝试上独见新意,裙身上看似不经意的一抹枯笔墨迹,上面覆盖一层黑色的流苏装饰,动静相宜,增强了服装的立体表现力。
2013春夏伦敦时装周上除了炙手可热的中国超模外,更多了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身影。中国设计师不再似以往“单打独斗”的独闯天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的加入,逐渐汇集成一股强大的中国力量。美国版《VOGUE》称,“中团是2013春夏四大时装周当之无愧的新锐设计师,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模特,他们的表现让人惊艳,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时尚新力量。”
吉承:毕业于意大利米兰“Marangoni”时装设计学院。先后担任“Basic Krizia”和“Missoni Sports”两大品牌在香港的设计师,后任意大利女装品牌“D’A”的视觉艺术总监。2002年创建自己的时装品牌“La vie”。本次主题为《茶经》的高级成衣秀,灵感来源于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对人们生活和行为的深远影响,以精致的压褶和细腻的线条为整体造型的亮点,将中国元素与西式裁剪及东方人少有的幽默风格加以融合,风格独树一帜。
王海震:毕业于大名鼎鼎的中央圣马丁学院女装专业,更有着担任MaxMara设计师的辉煌履历。本届时装周“时尚边缘奖”(Fashion Fringe) 的大奖得主,其作品把从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那里得到的灵感和日本武士服的一些细节相结合,在线条、光线、廓形上形成鲜明对比,作品凭借独到的立体剪裁、简洁的风格及亚洲元素的生动应用而拔得头筹,成为首位获此大奖的华人。
张卉山:在中央圣马丁学院研读时装设计及纸样制作的专业课程,曾获Christian Dior设计大奖。本次伦敦时装周上的Huishan Zhang 2013春夏系列以中国风情为主题,小鸟、船只等图案的铺陈与混搭象征了对于自由的向往、而丝质的半透明裙装则在无形之中增添了不少的浪漫和优雅,看似版画一般的图样以水晶刺绣来展现出独特的个。
万一方: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女装设计研究生专业,其毕业设计作品入选本次伦敦时装周。她擅长将飘逸的面料用以叠加剪裁,风格简约大气。面料的柔软与配饰的坚硬、古老的建筑感与现代的时尚,在矛盾碰撞中融合。
本次时装周期间,包括吉祥斋、季候风、邓皓、路易斯登等20多家深圳品牌在内的深圳设计军团走出国门,在伦敦时装周期间整体展示深圳服装品牌的设计创意成果,同时也向伦敦同行“取经”。 Aum和吉祥斋作为深圳品牌的杰出代表被列入伦敦时装周官方走秀名录,与英伦品牌同台献艺。Aum承东方禅宗美学理念,以淡为简,以简为雅,用极度的单纯与静穆诠释自然与人的内在节奏和生命本质。服装用色清新淡雅,结构力求化繁为简,注重与服装内在空间的深入探讨,选材极近天然。吉祥斋品牌则带有浓烈的中国符号化特征,传统的刺绣、织锦缎的运用以及色彩的精到把握,为热闹的伦敦秀场带出浓郁的中国文化味道。
插肩袖造型的皮革袖管,被裁割成等距离的皮条结构,并在袖子中缝处用亚光色皮条穿缀编结,在稳固袖型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服装的廓型感。沉闷的黑色皮革经如此开刀处理,赋予了通透性,同时在美学构成上产生线与面的错落对比,让干练的皮衣增添时髦的女。在裙子的前身部位用同样的手段加以工艺处理,与衣袖结构相得益彰。
肩部的装饰结构成为本款中性风格套装的设计重点。将传统披风结构加以改良,融入本款套装构成要素之中,披肩的表面用珠片加以密密缝缀,形成犹如鱼鳞效果的装饰结构,强调对肩部廓型的拓展,同时,与平滑的主体衣料形成肌理上的质感对比,丰富了时装的视觉表现力。颈部金属质感的项链犹如点睛之笔,于精致中增加了着装的隆重感。
裙摆处双侧斜拉链的设计构思极为巧妙,应用于运动风格的时装中,在强调细节装饰性的同时,满足了运动中所需要的步幅松量的要求。网状的白色打底内衬在阻隔汗液浸湿衣料的同时,与主体面料形成虚实有致的对比效果,增加裙子结构的层次感,运动夹克领口处采用三角形的镂空处理,透出的网纹织物,与裙摆处的结构细节遥相呼应。面料细微处的质感对比也值得肯定。
镂空的皮质腰封造型复古独特,成为本款裙装重要的装饰细节。由黑色雪纺纱塑造出简洁明快的廓型结构,服装本身不再有繁复的细节苛求,绵软轻柔的雪纺纱带来随性的自然韵味。镂空腰封的装饰性引入,于柔和中徒增刚性的力量,强化了服装的外在结构感,设计变得耐人寻味。腰封边缘处光感流苏的设计独具新意,冲淡了皮革尖锐的冰冷感。
关注郭培设计的朋友不难发现,她的设计大多都融入了中国元素,并把中国元素与异国元素巧妙相结合,每一系列作品的设计都彰显出发散式的创意理念。
在此次“龙的故事”系列服装上,设计师融入了雕塑、立体刺绣、垫绣等工艺,将龙栩栩如生的展现在面料上。
本次秀场上有2套服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套是采用了抹胸式修身拖尾长裙为基本型,面料则采用金光闪闪的亮片装扮,看似龙身上的鳞片;在衣服左半部分则盘旋着一条活灵活现龙的立体造型,衣袖与立体龙相连,犹似那摇弋的龙尾。整个设计简洁明了,却透出一股傲气的威严,象征这高高在上的权力。
另一套则是以短款礼服为原型,以金黄为底,衣身采用满地开花的形式,用金线刺绣出相互交错的龙形。衣形边缘则采用抽摺的方式包裹,看似龙的背脊。设计师在衣服上用大红线绣出了“吉”“囍”字,透出了喜庆之意,与龙亦代表吉祥之意相呼应,相得益彰。
从上述两款服装不难看出,郭培设计的作品在款式上大多都是采用西式款式再融入中国元素,即使使用同一种元素,也会在造型手法上采取变化,或立体或平面,使服装展现出不同的造型特点。同时,运用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也相应表达了设计师想把中国民族性的东西传达给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同样是以“龙”为元素设计的作品,郭培设计的作品和劳伦斯.许的代表作龙袍的设计又有不同之处。劳伦斯.许是把龙的造型整体的绣在了代表着皇族贵气专有绸缎上,款式上也是采用了西式礼服长裙款。在我看来,整个设计在运用中国元素这方面太巨象,也太直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设计作品成功的向世界人们传递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他们俩的设计都有个共性,在设计作品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体现了服装的民族性。
再者,我们从郭培设计的服装上可以看出,她大量的使用了手工刺绣的方法来进行装饰。基本上每件衣服上都使用了此工艺,成了她服装上的一大亮点。尤其是一些龙的图案刺绣,不但可以是平面的,还可以绣出立体状,有些图案甚至可以成雕塑状态。这使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扩大了设计面,增加了服装的可看性。仔细观察郭培服装秀场上服装配件,每一件配件也都是精心打造的,每一双鞋子,每一个头饰的刺绣水平都不亚于衣服本身,达到与礼服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她的作品贵在精挑细酌,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从配色、拼色、分割等,运用不同的面料做出形势各异的面料肌理,不同的针法,形成不同的衣着形态,使作品散发出勃勃生机之感。
在我看来,郭培的设计重在打造一个服装的梦幻国度,她不计成本的去设计服装,充分发挥自身的设计才能,把衣服当艺术品去打造。她的服装很夸张,舞台感太强,甚至有些衣服没法像多数礼服一样能正常穿着,它需要靠几个人来支撑才能让模特穿着走秀。她的设计已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级时装定制领域。这也引发了我的一个疑问,她这样别具一格的设计在中国能走多久,中国的高级时装定制又该如何走呢?
高级时装定制讲究的就是服装的独特性和专属性。顾客通过与设计师的交流,透露出自身想要表达的意向,设计师在通过对顾客肤色、体型、身份、出席场合等限定要素,发挥设计才能,为顾客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专属服装,这就是高级时装定制的魅力所在。而在中国,高级时装定制并不成熟,不像国外一样,经过多年的洗礼在高级时装定制的领域有了正规的规章来规范设计师。在中国,高级时装定制只是属于有钱人的奢侈品,大多数是为少数有名气的明星及国家高级来服务的。中国的高级时装定制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设计师们都还在不断的摸索与探讨中。郭培的设计,在大多数人看来很震撼,很夸张,一场秀下来让观众感觉像是看了一部梦幻电影,唯美之极。但是太过夸张的手法,出了秀场,在中国这个相对保守、讲究端正、高贵的国度,又有几个人敢穿呢?那些服装能符合大众的品味,在脱离了限定的秀场上,又能与各种场合相呼应吗?
中国的设计师在高级时装定制上,大多数是朝着礼服方面发展的。很多都是在运用西式的款式上加以中国元素做装饰。有时候,设计师在运用中国元素手法上太直白,对于不了解设计师设计本意及对元素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不清楚的人来说,作品就可能存在很大的争议。
中国高级时装定制严格来说处于起步阶段,想要在世界服装领域上有立足之地,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克服重重障碍,这是一条很艰辛的路程。整体来说,设计师需要从设计形式上做出迈步,必须从单一的礼服设计扩大到高级成衣定制。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高级定制体系,不论是从设计产业链还是市场推广方面都需要好好研究与琢磨,再结合中国本身的国情、文化背景、设计理念及高定服装市场现存状况做出分析,最终制定出属于我们中国高级服装定制的专属体系。再者,设计师们喜爱运用中国元素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因为它最能向世界人们传递中国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中国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需要更成熟的去运用中国元素,不单单是把元素直白的在服饰上表现出来,更重要的应该是深刻的去理解元素本身隐藏着的内涵,在通过设计的作品把这些富有深刻意义的寓意给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表现,也是对设计师们更深层次的挑战。
现阶段在中国,高级时装定制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遥不可及的。都认为这项特殊服务就是为特定的人群所准备的。所以,要想中国高级时装定制走的更远,有个质的飞跃,也需要服装界的领袖们通过各种媒介方式不断的向人们传播高级时装定制的真正的概念,让人们深入的了解到它的内涵,更深刻的体会到它的魅力所在,让更多的人来享受这项专属服务,穿上设计师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