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中国三大海峡往事在日常生活中,海峡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世界上广袤的海洋中,两块陆地(或岛屿)之间,一些沟通两个水域的通道,因受两侧约束而成峡,故而称为“海峡”。
但习惯上,一些海事频繁的水道也被当作“海峡”,如中国香港的维多利亚湾,受香港、九龙两岛约束而东西连通。还有日本四大岛之间的各个过道,日本人有时都分不清,到底哪些是“海峡”。
如此一来,世界“海峡”数以万计,记录在各国辞书者,却不过数百。海峡,可位于两个之间,如白令海峡,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
它也可以在两个岛屿之间,如津轻海峡,在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岛之间,中间已建成海底隧道——青函隧道。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尽人皆知,辽阔海域的故事,有些却鲜为人知。东临,以观四海,在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上,三大海峡——海峡、渤海海峡、琼州海峡,自诞生起就连通着与海洋,拥抱着中国海的激荡澎湃。
渤海海峡,东连黄海,面朝太平洋,西接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两岸之间有庙岛群岛相连,是我国东北联系华北、华东的的海上捷径,是北方海域最重要的国防门户,也是渤海的唯一出口。
在近代,失渤海海峡,则失天下。如今大连所辖的旅顺口,曾经在民族存亡之秋建成了近代第一座军港。
当时,晚清名臣李鸿章发现渤海海峡位置险要,将两岸的旅顺、威海卫建为北洋水师基地,并在旅顺口与大连湾兴建海防栈道及炮台。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批种子选手,北洋水师曾经以亚洲第一的实力雄视四方,把守渤海门户。
尽管最后功亏一篑,北洋水师却打出了中国海军的骨气,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弹尽粮绝后殉国。
因此,旅顺口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被西方人成为“亚锁港”,意思是,占据此处,可封锁东亚。
经济上,大连(旧称旅大市)在东北GDP排名中已经连续领跑11年,自2009年超越沈阳就再没跌落过。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具有独特的海港优势,
早在改革开放前,就是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中少有的对外窗口,在成为第一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后,大连更是升为副省级市,成为东北航运的扛把子。
渤海海峡的另一面,与大连隔海相望的,是胶东半岛的港口城市烟台。烟台古称芝罘[fú],早在秦汉时期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秦始皇五次东巡,有三次来到芝罘,他派信任的方士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也是从此地出发。在最后一次东巡时,为了击杀阻碍徐福出海的大鱼(疑似鲸鱼),秦始皇在芝罘沿海,亲自架设弓弩杀鱼。烟台著名的古建筑蓬莱阁,至今还流传着当年秦始皇思慕的蓬莱山传说。
近埠后,烟台一度降低了济南的省会城市“首位度”,经济上敢与“北方第二城”青岛叫板,前几年以近8000亿的GDP,长期排名省内第二,济南不断“吞并”周边城市之后,才好不容易追上来。
大连与烟台的崛起,都得益于渤海海峡得天独厚的陆海交通条件,而渤海海峡,就像从渤海伸出的手臂,连接着辽东与山东。
在我国四大海域中,渤海纬度最高,还是我国唯一的内海,三面环陆,每到寒冬时节,渤海北部的辽东湾会结成冰层,最寒冷时,厚度可达近半米。黄河翻山越岭,在莱州湾与渤海湾的交汇处形成滩涂,最后奔流入海,而这些泥沙蕴含的养料,成为虾、蟹、蛤蜊的天然美食。
未来,渤海海峡将建成跨海通道。年过九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表示,该通道方案已经上报审批,“将在2039年左右大功告成实现通车。”无论是修跨海大桥还是建海底隧道,届时都可将蓬莱到庙岛群岛,再到旅顺连成一线公里,没有跨海大桥时,走陆上交通却要上千公里。终有一日,天堑变通途,“基建狂魔”不惧挑战。
距今约1000年前,乐观的苏东坡又受到了打击,被贬到儋州(在今海南)。宋代的海南可不是享受阳光、海浪的度假区,而是荒无人烟的贫困区。这一年,苏轼已经60岁了,他乘着一叶孤舟,带着一家老小登上了海南岛,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的南边与海南岛的北边,西面依着北部湾,东边连着珠江口,因今海口一带古称琼州而得名。
琼州半岛是中国连接南海的前哨站,在三大海峡中纬度最低、距离最短。最窄距离仅为18公里,250万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并未分离,后来地块断裂下降,形成地堑式凹陷,海水从外涌入,加上海浪、河流冲刷,最终形成了琼州海峡。因此,琼州海峡的海水虽灵动曼妙,但该海峡其实全部位于架上。
琼州海峡的一边是雷州半岛。位于此处的中国南端城市湛江,是粤西崛起新势力,也是广东的老牌港城,旧称“广州湾”,低调,却从不低迷。
《隐秘的角落》导演辛爽来湛江取景后说:“湛江的阳光特别强烈,反过来阴影也特别强烈。阴影强烈的地方,就是隐秘的角落。”
隐秘的角落里,是独具特色的雷州文化。湛江人有自己的雷州话,耕海牧渔,自古享有之南的美食、美景。因为阳光炽烈,湛江的水果满是甜蜜,芒果、香蕉、红橙、椰子,甜了大半个中国,其中,徐闻菠萝年产占全国1/3,堪称当之无愧的“菠萝的海”。
因为三面环海,湛江的海洋资源丰富,有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珊瑚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还有数不尽的海鲜美味,炭烧生蚝、廉江鱼头汤、坡头清蒸花蟹…
琼州海峡的另一边是海南海口。苏轼被贬,感到人生的苍凉,但他所去的海南岛,是一个长夏无冬的热带岛屿,目之所及,蓝天碧海,树影婆娑。
海南岛,为中国第二大岛,向北,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向南,可眺望中国南海诸岛的烟波浩渺。海南岛以山地为中央,丘陵、平原依次环绕。以织锦工艺闻名天下的黎族文化,让海南除了热带自然风光外,还有独特的文化传承血脉。
苏东坡渡海心里苦,现在,琼州海峡却是中国最繁忙的水上运输大通道之一。2019年春运期间,仅海南铁路轮渡,日均发送旅客就达1.7万余人次、汽车4000余辆次,最多时开行15对航班。渡海的方式,也有了新花样。
1998年,国家批准建兴建粤海铁路通道,四年后,第一艘渡海火车渡船“粤海一号”建成下水。从此,火车也能过海。但所谓“粤海铁路”,并没有连接琼州海峡的铁路。渡海火车到港口,要先拆成几段,装进船舱,进行系固,再与乘客一同“坐”船渡海,到对岸后重新组装,这个过程通常要花三个多小时,遇到恶劣天气或交通高峰,难免有旅客滞留。
有专家认为,在琼州海峡修桥,难度和港珠澳大桥不是一个等级。琼州海峡两岸最窄处不到20公里,但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20米,远比港珠澳大桥的海水更深,再加上台风、地震等灾害活跃,施工难度难以想象。毫无疑问,这将是又一个惊艳世界的超级工程。
如果说琼州海峡是中国三大海峡中的小弟,那只有一个海峡可以当老大哥。在三大海峡中,海峡最长也最宽,平均水深50m,最短距离135公里,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福建之间,风之大、浪之高、流速之快、海域之广,为我国各海峡之冠。
岛与海峡相伴相生,本来都是与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在距今几千万年前,即地质学上的第三纪,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积压,形成岛山脊。
岛隆起后,历经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海水涌入岛后洼地,成为海峡的雏形。直到7000-8000年前,海面继续上升,与才被一湾浅浅的海水隔开。岛内,山脉将岛屿划分为山地丘陵与平原,面朝的一面,主要为平原。
海峡,早已印刻民族的标记。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派出卫温、诸葛直组成船队东渡出海,寻找夷洲()与亶洲(日本)。他们花了一年时间,没有找到亶洲,得夷洲数千人而还,这是目前经营的最早记载。
这次航行,船队士兵疾疫死者十有,此前孙权不顾陆逊等重臣反对而坚决出航,当然要找人背锅。卫温、诸葛直最终因“违诏无功”的罪名被冤杀,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之后,孙吴丹阳太守沈莹根据到过的人或“夷洲土人”提供的材料,完成了《临海水土异物志》,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介绍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情的著作。从此,与的关系日益密切,元、明两代皆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沿海居民来往贸易,闽粤人民大量通过海峡移入。
明末清初,因政府严申禁海之令,且国力渐衰,外国侵略者盯上了岛。17世纪初,荷兰人不顾土著居民的反抗,悍然占据了,强取豪夺,发展殖民贸易。
1661年,海峡两岸飘扬民族英雄的旗帜。抗清名将郑成功,当时屯兵于福建,他决定渡海驱逐荷兰人,收复。在得到在为内应的福建南安老乡何斌协助后,郑成功大军横渡海峡,于岛西南岸的鹿耳门水道登陆。郑成功的军队接连击溃荷兰人,于次年签订谈判协议,迫使荷兰最后一任驻台长官揆一率残兵撤出,宝岛重回中国版图。
清代康熙帝统一后,下诏建祠追念郑成功收复之功,说:“朱成功系明室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民间更是尊称郑成功为“开台圣王”。
此后,闽台两岸归于一体,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一带大量移民渡过海峡,将家乡的生产、建筑、信仰、生活习惯等带到。今日,闽南语仍是使用最多的方言,妈祖依旧是闽台人民相同的民间信仰。
正是因为有海峡连结共同的文明记忆,即便是在近代被日本割占的半个世纪中,人民从未放弃对侵略者的反抗,乙未战争、反“皇民化运动”、雾社起义,每一页都是血泪。,始终背靠着。
在铁,可环岛旅游,那时面朝海峡,找寻彼岸熟悉的身影,如诗人余光中一样,留下对这一湾浅浅海峡的沉思。
从世界地图上看,将中国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串联起来,这条弧线就是所谓的“太平洋第一岛链”。而就在这条“岛链”的锁眼。因此,著名媒体人单之蔷说:“失去了,我们就不能直接拥抱太平洋。”
巴士海峡,在我国岛与菲律宾吕宋岛之间宽约370公里的海域里,向西接着最南端的鹅銮鼻。鹅銮鼻,在高山族语中是“海帆”的意思。中国船只行至此处,才真正走出了太平洋第一岛链。
同志畅想中国在太平洋的远景时,曾经说过:“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